转载来源:科技美学 微信公众号
Intel处理器这些年虽然不断“挤牙膏”,但其实仅限消费级领域,在服务器和数据中心市场上,Intel可是毫不含糊的。要知道在前些年,Intel可是成功把自己转型成了数据中心企业。
现如今消费端开始加速狂奔了,数据中心端却碰上了大麻烦,无奈也挤起了牙膏,而这一切都要怪自己曾经最强悍的武器出了问题,那就是工艺制程。
Intel最早计划2016年上马10nm工艺,但因为迟迟无法达到量产标准而一再推迟,现已确认延后到了2019年,而且是上半年下半年都不确定。
为此,Intel只能不断优化14nm,消费级先后增加了Kaby Lake、Coffee Lake,还要再来一个Whisley Lake,服务器端则临时增加了一代“Casade Lake”,大部分规格和现在的Skylake-SP Xeon Scalable(至强可扩展)都差不多,只是局部增强,命名上估计还会继续划分为Platinum铂金、Gold金牌、Silver银牌、Bronze铜牌四大系列。
根据Intel沙特会议上泄露的路线图,Cascade Lake维持不变的规格包括:14nm工艺、Socket P LGA3647封装接口、最多28核心56线程、热设计功耗70-205W、双路/四路/八路扩展、每路三条UPI总线(速度10.4/9.6GTs)、六通道DDR4 RDIMM/LPDIMM内存、每路最多12条内存、最多48条PCI-E 3.0通道。
不同的是,新一代将优化架构,并提升频率。
内存方面,支持16Gb DDR4内存颗粒,因此每路总容量可翻番到1.5TB,频率的话每路12条全部插满维持最高2666MHz,每路6条插一半则提高到2933MHz,同时部分型号支持DDR-T、Apache Pass。
另外,Cascade Lake还增加了FPGA可选项,能以多芯片封装的方式整合Arria 10,扩展功能。
芯片组方面就完全沿用现在的Lewisburg C624,规格没有任何变化,比如还是最多四个10GbE、十四个SATA 6Gbps、十四个USB 2.0、十个USB 3.0、二十条PCI-E 3.0……
不过,Cascade Lake最大的好处是,将在服务器领域第一次硬件底层重新设计,免疫Meltdown熔断、Spectre幽灵两大安全漏洞,无需额外打补丁。
Cascade Lake预计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布。
据Tweaktown报道,Intel计划最早在2019年1月的CES大展上发布独显产品,目前第一阶段的工作已经完毕。
为了给自家独显推出做准备,Intel在人员上招募了AMD显卡首席架构师Raja Koduri和Radeon品牌操盘手Chris Hook,产品铺垫方面有集成了Vega GPU的Kaby Lake-G处理器。
公司架构方面,Intel还开辟了专门的视觉和计算部门,统领独显的开发工作。
事实上,历史上Intel也曾经两次与独立显卡结缘,其一是1998年的740,Intel史上唯一一款上市的独立显卡,其二是2008-2010年前后的Larrabee项目,试图打造x86架构显卡,结果无疾而终,倒是成就了Xeon Phi加速器项目。
另外,年初的固态电路大会上,Intel预览了一款独显原型,14nm工艺,集成了15.24亿个晶体管(NVIDIA的TITAN V是211亿颗晶体管),不过巨头强调仅做技术研究和概念之用。
此前,关于Intel独显的说法是代号Arctic Sound和Jupiter Sound。
推土机时代始终找不到感觉,让AMD在CPU市场的份额一落千丈,甚至跌成个位数(百分比)。
不过,自从2017年Zen架构处理器横空出世后,其天翻地覆地性能增长和兼容性改善,让AMD实现了绝地逆袭。比如,按照统计机构Mercury Research的数据,AMD桌面处理器的份额在2016年是8%,2017年底已经增长为12%。
据德国CB报道,零售商Mindfactory发布了今年1到4月份AMD、Intel处理器的售卖情况(圆环从内到外分别是1~4月)。
由于Ryzen 2000(家族代号Pinnacle Ridge)是4月19日全球上市的,也被涵盖在内,非常具备参考意义。
先看CPU销量,Ryzen二代上市不足半月,就拿下21%的份额,第一代Summit Ridge由于价格调整依然是用户首选,其次是APU。
Intel这边,7代Kaby Lake在8代推出后就开始了逐步下滑,尽管“挤牙膏”,用户对新品的好感和接受度还是不错的。
市场总销量方面,AMD产品销售占比是47%,Intel是53%,这种局面在2016年之前都是不可想象的。并且去年8~11四个月份,AMD更是实现销量反超。
虽然Coffee Lake是主力,可是7代酷睿则被AMD的一代Ryzen、8代APU连续压制,甚至干不过刚上市的二代Ryzen。
以型号来划分的话,Ryzen 7 2700X/Ryzen 5 2400G/Ryzen 5 1600是AMD最热卖的三款型号, Intel这边则是i7-8700k/i5-8600K。
营收方面,基本和CPU销量正相关,AMD这边由于有亲民的APU,所以整体收入比Intel差距较明显。
Steam每月都会分享一次硬件和软件调查数据,对游戏玩家的PC配置进行一次描摹。
大致从2017年8月开始,数据就呈现了一些反常局面,主要是GTX 1060/4核CPU/Win7用户数显著增长。经过收集分析后发现,这个趋势和简体中文用户的增长态势几乎保持一致。
原来,由于“吃鸡”在中国火爆,大量网吧玩家开始涌入到Steam的统计样本中,而由于网吧无盘部署和IP地址变化的原因,超出Steam的数据库预设算法进而出现反复计数,也就是一台机器被统计了多次。
经过Valve工程师数月的研究修复,5月2日发布的4月统计终于完全修正,也就是说从4月份之后的调查结果才能代表较为真实的情况。
在这份统计中,最引人关注的就是AMD CPU份额的大幅增长,达到了15.96%,而Intel则从去年12月的高达91%跌至84%。
四核CPU的数量修正为62%,不再是夸张的74%。
操作系统方面,Win10 64位用户占比是53%,Win7 64位用户被纠偏了20%,其实只有区区36%。
内存方面,由于连续1年的价格上涨,部署12GB以上存储容量的明显减少,甚至8GB的也同步下滑,4G却上升了3.16%。
不过,显卡方面,NV独显/AMD独显/Intel核显的比例大致是7:2:1,其中GTX 1060依然是单卡占用量第一,GTX 1070用户增长了1%,AMD这边用户数最高的是Radeon R7,RX 480仅占0.62%。
大家怎么看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