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,是中华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灿烂明珠。千百年来,经徽厨的不断改造、创新,徽菜吸收并融合其他菜系之长,使淳朴、实惠的徽菜在材料选用、色彩搭配、烹饪技艺、盘饰应用和菜名寓意等方面具有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。
一、与朱元璋有关的徽州美食——毛豆腐
徽州毛豆腐到底始于何时,至今说法不一,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兵败徽州,逃至休宁一带,腹中饥饿难熬,命随从四处寻找食物,一随从草堆中搜寻出逃难百姓藏在此处的几块豆腐,但已发酵长毛,因别无它物,随从只得将此豆腐放在炭火上烤熟给朱元璋吃。不料豆腐味道十分鲜美,朱元璋吃了非常高兴。转败为胜后,下令随军厨师制作毛豆腐犒赏三军,毛豆腐遂在徽州流传下来。
二、与胡宗宪有关的徽州美食——刀板香
“刀板香”是徽州菜的代表作之一,这道菜的由来与绩溪一位历史名人相关,他就是明朝兵部尚书胡宗宪。相传胡宗宪路过歙县问政山时拜访恩师,为款待爱徒,师母将家中腌制的腌猪肉平铺于山笋上面,放置在刀板上一同蒸,捞起切成薄片,与刀板一同端上桌。胡宗宪吃后味口大开,命名此菜为“刀板香”。
三、与刘安有关的徽州美食——八公山豆腐
八公山属安徽淮南市,八公山豆腐是当地有名的地方菜肴。西汉时期,相传淮南王刘安为求长生不老遣人在八公山下以八公山山泉水、黄豆和盐卤制作灵丹妙药,在制作过程中不慎将石膏掉进炼丹容器中,结果仙丹未得却意外的发明出豆腐,后称之为“八公山豆腐”。八公山豆腐是选用八公山地区的黄豆和八公山山泉水,经过选料—浸泡—磨浆分离—煮浆—凝浆等工艺后制作而成。制作出的八公山豆腐不但鲜嫩可口、色白如玉,更富含钙、铁、磷、镁和人体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。
土生土长的食材,独特富有想象力的加工、烹制,造就了徽菜。一道又一道闻名遐迩的徽菜,看着“怕”,吃着香,耐回味。在徽菜看似粗朴厚重的菜品里,蕴含着至柔至精细的道理,也许盛世里难以崭露头角,但它不会衰败。讲好徽菜典故,加强徽菜传统技艺传承。安徽人家酒店将菜品典故融入菜品中,让客人在品味美食的同时,了解徽菜故事。